生理期與醫療檢查:哪些會受影響、何時做最準?

生理期最會影響與骨盆相關採檢、性荷爾蒙與少數實驗室數據,大多數常規血液與內視鏡檢查影響不大。

規劃時以檢查目的為主,能避開經期就避開;若臨床需要,於經期也可安全完成,多加註週期時相即可。

經期最容易影響判讀的檢查

尿液分析(Urinalysis)

經血混入尿液,會讓尿液看起來像有血,造成假性血尿或蛋白、白血球偏高。採檢前先以清水清潔外陰,並以中段尿方式收集,可降低污染。若正逢經血量多,延後檢驗較能避免誤判。常見教科書亦將經期列為尿液變紅的非病理原因之一。

子宮頸抹片(Pap smear)

經血與子宮內膜細胞會遮蔽標本,增加「不適合判讀」的機率,降低檢出病變的敏感度。醫學會的衛教建議,抹片最好避開月經期安排。液基抹片比傳統抹片受影響較小,但經期仍非理想時機。(美國婦產科醫學會)

婦科超音波(含經陰道超音波)

子宮內膜會隨週期變厚或變亮,黃體期與月經前後最容易看起來「比較厚」。想看清楚是否有內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,通常以月經剛結束、內膜最薄的濾泡早期為佳。若是追卵泡或排卵相關評估,則需依排卵期調整。(PMC)

荷爾蒙抽血(Estradiol、Progesterone、FSH、LH)

這些數值會隨週期規律起伏,解讀時一定要標註週期時相。第 3 天測 FSH、Estradiol 常用來評估卵巢功能;排卵期 LH、Estradiol 會短暫高峰;黃體期 Progesterone 升高。臨床參考區間也會依週期不同而異。(Medscape)

CA-125 腫瘤標記

經期可能讓 CA-125 輕度升高,特別是在子宮內膜異位症族群,更容易於經期出現較高值。解讀卵巢癌相關風險時,應避免把經期造成的短暫升高當成異常。(PubMed)

經期通常不太受影響的檢查

大腸鏡

月經來一樣可以做大腸鏡,不影響檢查品質與完成率。是否使用衛生棉條可依機構指示與個人舒適度調整。多家醫學中心與醫院 FAQ 都明確說明可於經期進行。(霍普金斯醫學院)

一般血液生化(電解質、肝腎功能等)

多數生化項目雖有統計上小幅週期波動,但臨床意義通常不大。整體來看,這些變化不會改變日常判讀與處置。(PubMed)

HPV DNA 檢測

HPV DNA 的偵測率受週期影響小,整體變化幅度有限。研究顯示即使有些相對高低起伏,臨床影響多半不大。(Nature)

尿動力學檢查

部分人於黃體期或經前可能症狀較明顯,但大多數受測者在不同週期進行檢查,結果仍具可解讀性。若以症狀追蹤為目的,可在症狀最困擾的時段安排,以利對照。(PubMed)

其他影像檢查

非骨盆腔的多數影像檢查(如胸部 X 光、四肢影像)不受經期影響。是否安排主要看臨床急迫性與檢查本身需求,而非經期與否。

最佳安排時機:快速對照表(以規律週期為例)

子宮頸抹片:避開經期

抹片建議不要排在經期與經期前後兩天,以降低不適合判讀的機率。若遇到不規則出血,應先評估原因而非直接做篩檢。液基抹片雖較不受血液干擾,但非最佳時點。(nhs.uk)

婦科超音波:看「什麼」決定「何時」

評估內膜厚度、息肉或黏膜下肌瘤,常選在月經剛結束後的濾泡早期(約週期第 5–10 天)。若是評估排卵或卵巢卵泡,則需在排卵前後安排。臨床指引也指出內膜於週期中呈三線徵,較利判讀。(panhandleobgyn.com)

HPV DNA 檢測:彈性安排即可

多數資料顯示週期對 HPV 偵測影響小,無須特別標定特定日子。若遇到大量經血影響採樣,可延後至經血減少時再採檢。(Nature)

尿液分析:避開大量出血

月經量多時容易讓尿液被血液與脫落細胞污染,造成假性異常。若非急症,建議經血減少或結束再留尿。不可延後的情況,請務必做正確清潔與中段尿採集。

CA-125:若能選擇,別在經期抽

為避免誤把生理性升高當成異常,規劃追蹤時儘量避開月經期。若已於經期抽血且數值邊界,醫師可能會建議於非經期重抽比對趨勢。(ejog.org)

荷爾蒙檢驗的判讀重點

濾泡期、排卵期與黃體期的基本走向

Estradiol 於排卵前達到高峰,LH、FSH 在排卵期出現短暫浪潮,Progesterone 於黃體期上升。解讀時應附上週期資訊,避免把生理變化誤當異常。(科學通訊)

週期第 3 天的檢驗應用

第 3 天測 FSH 與 Estradiol,是常見的卵巢儲備評估方法。臨床參考值會因實驗室不同略有差異,報告需以該實驗室區間為準。(Medscape)

黃體期的 Progesterone

黃體期 Progesterone 升高,反映排卵後的黃體功能。若要判讀是否有足夠黃體反應,需在合適時相採血,並搭配臨床情況。(fertstert.org)

週期不規則與圓滑解讀

週期紊亂或更年期前,FSH、LH 與性激素起伏更不穩定,單次數值參考性較低。此時更重視趨勢與臨床綜合判斷。(Medscape)

藥物與療程的影響

口服避孕藥與 Estrogen Therapy 會改變內分泌軸,檢驗解讀需加註使用情況。受藥物影響時,醫師可能安排停藥或改期再測。(Medscape)

小幅波動但臨床意義有限的項目

白血球計數(WBC)

研究顯示在排卵前後與黃體期,總白血球與嗜中性球可能較高,但幅度通常不至於影響一般臨床決策。若需嚴格比對,標註週期時相有助一致判讀。(PubMed)

發炎指標(如 CRP)

大型觀察研究顯示部分發炎指標在週期內可能有統計上差異,但多數情境臨床意義不大。追蹤趨勢時保持同一時相採血,較能避免雜訊。(PubMed)

代謝指標與肌肉酵素

如總膽固醇、胰島素、肌酸激酶等,週期內也觀察到輕微變化。一般健康檢查解讀通常不需因週期而改變結論。(PubMed)

凝血相關變數(VWF、FVIII、血小板功能)

系統性回顧顯示,部分凝血因子在月經與濾泡早期可能較低,但整體變異有限。若為針對出血體質或特定診斷之目的,選擇固定時相抽血較佳。(PubMed)

腎素與醛固酮(ARR 與抑制試驗)

女性於黃體期 Aldosterone 較高而 Renin 偏低,可能讓 ARR 虛高;部分研究指出使用「濃度型 Renin」時,黃體期較容易出現假陽性。安排確認性抑制試驗時,考慮週期時相可改善解讀。(科學通訊)

臨床實務建議與快速決策

非緊急檢查:能避就避

抹片、CA-125、非急迫的尿液分析與部分婦科超音波,避開經期能減少不必要的重做與誤判。若時間彈性不足,請於報告註記週期時相,協助醫師解讀。(美國婦產科醫學會)

症狀驅動或急重症:不要延誤

若有急性症狀或醫師判定需要即時檢查,經期不應成為延後的理由。大腸鏡、許多血液生化或影像學檢查,在經期照做不影響安全與判讀。(霍普金斯醫學院)

採檢前的小提醒

抹片前 24–48 小時避免性行為、陰道灌洗與陰道藥物,並盡量錯開經期。尿液檢查以清潔中段尿為宜,經血量多時可改期。(Medscape)

檢驗單位與報告

抽血與檢體請註明「週期日數/時相」,包含是否使用口服避孕藥或進行荷爾蒙治療。重點追蹤建議在同一週期時相與相同時間帶進行,比較更一致。(Medscape)

特殊族群與個別化

週期不規則、青春期、圍絕經期或使用長效避孕與荷爾蒙治療者,安排時機與判讀須更個別化。必要時與醫師討論,以臨床目標為核心,而非僅以日曆日期決定。(Medscape)


Contact us on 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