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 或 MRI 打顯影劑後,還能餵母乳嗎?

做 CT 接受含碘顯影劑,或做 MRI 的含釓顯影劑後,通常可以繼續餵母乳。只有極少量會到母乳,寶寶吸收的更少,所以不必停餵。

顯影劑與安全觀念

顯影劑是什麼

顯影劑是一種幫助影像變清楚的藥物。把它想成在身體裡點上小路燈,讓醫師看見重要的路。沒有顯影劑,也能做檢查;但有它,很多細節會更清楚。

CT 用含碘、MRI 用含釓

電腦斷層(CT)多半使用含碘顯影劑。磁振造影(MRI)多半使用含釓顯影劑。兩種藥物功能相似,但化學結構不同。

顯影劑和核醫藥品不同

核醫檢查用的是放射性藥品,做法與規則都不一樣。顯影劑不是放射性藥品。所以談到哺乳,顯影劑與核醫藥品需要分開看待。

為什麼會進入母乳

藥物進入血液後,少量會到乳汁中。大多數顯影劑分子很大、和水親近,進入母乳的比例很低。就算有一點到乳汁,寶寶從腸胃吸收也更少。

寶寶從母乳吸收的比例

含碘與含釓顯影劑都是水溶性、幾乎不會被腸道吸收。進到嘴裡,多數會直接被排出。真正進入寶寶身體的份量非常少。

多少算安全

以目前研究和臨床經驗,寶寶接觸到的量遠低於醫療上會使用的劑量。換句話說,和真正給寶寶打針做檢查相比,從母乳吃到的量只是零頭。這樣的差距,讓日常哺乳被認為是安全的。

什麼時候要暫停哺乳

一般的顯影劑不用暫停。若家長想要更安心,也可以自選短暫停餵 12–24 小時,這是偏好選擇,不是必要規定。遇到核醫放射性藥品,才需要個別評估停餵時間。

何時不必擠奶丟棄

做完 CT 或 MRI 使用標準顯影劑後,多數情況不必擠奶丟棄。乳汁中的藥量很低,寶寶吸收更少。擠奶丟棄只是一種安心做法,並非必做。

寶寶過敏與毒性擔心

目前沒有證據顯示,因為媽媽使用標準顯影劑而讓哺乳中的寶寶出現毒性或過敏。醫療上直接給嬰兒顯影劑的劑量,比從母乳接觸到的量大很多。風險評估上屬於安全範圍。

不同顯影劑的哺乳建議

含碘顯影劑:進入母乳的比例

靜脈注射後,進入母乳的份量不到 1%。這表示幾乎所有劑量都留在媽媽身體並被代謝。到乳汁的只是極小部分。

含碘顯影劑:寶寶吸收與實際劑量

寶寶從腸胃吸收母乳中的這些藥又不到 1%。換算下來,寶寶實際進到身體裡的量小於媽媽劑量的 0.01%。這樣的數字非常低。

含碘顯影劑:是否需要停餵

可以照常哺乳,通常不需要停餵。若家長偏好,也能自選暫停 12–24 小時,再恢復餵奶。這屬於安心選擇,不是必要動作。

含碘顯影劑:甲狀腺檢查是否需要

不建議因為打了含碘顯影劑就替寶寶例行驗甲狀腺。從母乳接觸到的碘量太少,沒有這個必要。把注意力放在日常照顧更實際。

含釓顯影劑:進入母乳的比例

在 24 小時內,大約 0.04% 的媽媽劑量會到母乳。這個比例比含碘顯影劑還要更低。實際進入乳汁的量相當微小。

含釓顯影劑:寶寶吸收與實際劑量

寶寶腸胃對含釓顯影劑的吸收小於 1%。因此寶寶實際劑量小於媽媽劑量的 0.0004%。這樣的暴露量非常低,安全餵奶是合理的做法。

含釓顯影劑:是否需要停餵

多數情況可以照常哺乳。若家長想更安心,也能自選暫停 12–24 小時,再恢復餵奶。這是偏好,不是強制規定。

含釓顯影劑:選擇大環型較佳

臨床上會優先選擇第二類「大環型」含釓顯影劑。這一類整體安全性與穩定性較佳。醫師會依病況與院內規範來挑選。

含釓顯影劑:哪些線性劑已少用

部分較高風險的線性劑在多地已停用或少用,例如 gadopentetate 與 gadoversetamide。這反映了安全管理的進步。醫療團隊會採用更合適的替代品。

早產兒或腎功能差的情況

若寶寶是早產兒,或有腎功能問題,仍可先與醫療團隊討論。多半也不需要停餵,但可依個別狀況安排觀察。重點是平衡檢查需要與日常餵奶。

實用操作與特別情況

檢查前如何暫停

有些家長想暫停 12–24 小時以獲得心理安心。這時可以在檢查前先備好冷凍母乳。這樣做法能確保寶寶在短暫停餵時仍有足夠奶量。

檢查當天的哺乳安排

檢查前可以先餵奶或先擠奶。做完檢查後,通常可照常餵奶。若採暫停策略,就照預先安排的備用奶給寶寶。

檢查後的擠奶與儲存

若選擇暫停,這段時間擠出的奶可以丟棄。停餵結束後,母乳可照常儲存與使用。整個流程以簡單、可執行為主。

在家觀察哪些狀況

多半不會有問題。仍可留意寶寶是否有異常嗜睡、嘔吐、皮疹等少見狀況。若出現疑慮,可與醫療團隊聯絡。

媽媽過敏或腎臟問題時

若過去曾對顯影劑嚴重過敏,需要事先告知醫療人員。若有腎臟問題,醫師也會先評估顯影劑使用。這些與哺乳建議分開討論。

寶寶有黃疸或早產時

寶寶有黃疸或是早產兒,通常仍可依本原則處理。若家長特別擔心,可以與兒科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額外觀察。重點是確保營養與水分充足。

核醫藥品規則不同

核醫藥品帶有放射性,顧及的是放射線暴露。不同於顯影劑的藥理,評估方式也不同。所以哺乳是否暫停,要看使用哪一種放射性同位素。

核醫常見藥品的中斷時間

碘-131 需要停止哺乳,對該名孩子是永久停止;最好在治療前至少 6 週就先停餵。

其他放射性同位素,中斷時間因藥而異,例如部分鍀-99m 檢查約需 3–12 小時。實際做法以核醫團隊或專業資料庫的建議為準。

FDG 檢查的近距離接觸

正子攝影常用的 FDG 通常不必停餵。多半建議在注射後約 12 小時內,減少與寶寶的長時間貼身近距離接觸。這能把放射線暴露降到更低。

Contact us on 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