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心臟電腦斷層檢查,如 CCTA 或 CAC 前,會先給藥把心跳放慢到每分鐘 60 次以下,減少心臟跳動造成的影像模糊,看得更清楚。
還會在進入掃描前,含舌下 nitroglycerin,把冠狀動脈暫時撐大,方便看細節。
使用情境與目標心跳
- 用在要做 CCTA 和 CAC 前的門診病人
- 目標心跳 ≤60 次每分鐘,讓影像更清楚、減少心臟跳動造成的模糊
- 原則是先用口服藥,必要時到檢查現場再用靜脈注射調心跳
一線用藥:beta-blocker(優先)
- 口服 metoprolol(檢查前 30–60 分鐘)
- 心跳 55–60:25 mg
- 心跳 61–65:50 mg
- 心跳 ≥66:100 mg
- 可依血壓與反應調整
- 口服替代品(metoprolol 不適用或缺藥時)
- atenolol 50–100 mg,檢查前 1 小時
- bisoprolol 5–10 mg,檢查前 1 小時
- 靜脈 metoprolol(到掃描時還太快)
- 5 mg 緩慢推注,可每次間隔幾分鐘追加
- 總量上限約 20–25 mg
- 靜脈 esmolol(需要更可控、起效快)
- 先以 0.5 mg/kg 推注,可接續滴注視反應調整
無法用 beta-blocker 的替代方案
- ivabradine(只對竇性心律有效)
- 15 mg 口服,檢查前 60–75 分鐘
- 也有 5–7.5 mg 劑量用法,依臨床習慣與耐受性
- 降心跳但不太影響血壓或心肌收縮力,低血壓者較合適
- diltiazem(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阻斷劑)
- 口服 30–60 mg,檢查前 1 小時
- 或靜脈 5 mg 緩慢注射,必要時每 10 分鐘追加,最高至 30 mg
- 不要和 beta-blocker 併用
- verapamil(選擇性使用)
- 口服 120–240 mg,檢查前 1 小時
- 或靜脈 2.5–10 mg 視反應調整
- 降速效果較不穩定,只在特定情況考慮
非降心跳但常規輔助
- 舌下 nitroglycerin 0.4–0.8 mg,進入掃描前立即給
- 功能是擴張冠狀動脈,讓血管看得更清楚
- 不會降低心跳,所以不是降速藥
簡易決策流程
- 先量血壓與心跳,確認是竇性心律
- 沒有 beta-blocker 禁忌時,先給口服 metoprolol,依基準心跳選劑量
- 檢查前再評估心跳,若仍 >60,依需要追加或於掃描現場改用靜脈 metoprolol 或 esmolol
- 若 beta-blocker 不能用或血壓偏低,優先考慮 ivabradine
- 若上述都不行,再考慮 diltiazem 或 verapamil,但不要和 beta-blocker 併用
- 進入掃描前給舌下 nitroglycerin 幫助擴張血管
禁忌與注意事項
- beta-blocker(metoprolol、atenolol、bisoprolol、esmolol)
-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併明顯支氣管過敏、重度氣喘急性發作
- 心跳原本很慢、二到三度房室傳導阻滯、明顯低血壓、心因性休克
- 急性失代償性心衰竭、近期可卡因使用
- diltiazem、verapamil
- 不要和 beta-blocker 併用,會過度抑制傳導與收縮
- 低血壓、二到三度房室傳導阻滯、收縮功能差的心衰竭要避免
- ivabradine
- 只適用竇性心律;心房顫動或起搏器依賴者無效
- 可能造成心動過緩、視覺閃光感,肝功能重度異常避免
- nitroglycerin
- 24–48 小時內使用 PDE-5 抑制劑者避免
- 重度主動脈瓣狹窄、明顯低血壓者避免
監測與安全
- 給藥前後都要記錄血壓、心跳與節律
- 靜脈給藥要在監視下進行,準備好生理食鹽水、阿托品與氧氣
- 出現頭暈、胸悶、喘或視覺異常要立即停藥並評估
- 老年人或體重較輕者可從較低劑量開始,慢慢上調
劑量速查重點
- metoprolol 口服 25–100 mg,30–60 分鐘前,依基準心跳分層
- metoprolol 靜脈 5 mg 逐步追加,總量 20–25 mg
- atenolol 口服 50–100 mg,1 小時前
- bisoprolol 口服 5–10 mg,1 小時前
- esmolol 靜脈 0.5 mg/kg 推注,可接續滴注
- ivabradine 口服 15 mg,60–75 分鐘前
- diltiazem 口服 30–60 mg 或靜脈總量至 30 mg
- verapamil 口服 120–240 mg 或靜脈 2.5–10 mg
- nitroglycerin 舌下 0.4–0.8 mg,掃描前即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