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絲球過濾率 eGFR 60–90 有問題嗎?

腎絲球過濾率 eGFR 60–90

eGFR 是什麼

eGFR(估計腎絲球過濾率)是用血液中的肌酸酐來推算腎臟過濾能力的數字。數字越高,代表腎臟過濾血液的效率越高。醫師會用這個數字,搭配其他檢查,一起判斷腎臟健康。

60–90 代表什麼

eGFR 在 60–90 之間,多數成人屬於正常或輕度下降的範圍。只看單一數字不夠,還要看是否有蛋白尿或血尿。若沒有其他異常,多半不代表慢性腎臟病。

什麼情況才算慢性腎臟病

若 eGFR 降到 60 以下並持續 3 個月以上,或即使 eGFR 在 60 以上但有持續性的尿蛋白或結構異常,才考慮慢性腎臟病。關鍵在「持續」與「多重證據」。醫師會依據整體資料來判定分期。

年齡與 eGFR

隨著年齡增加,eGFR 可能會慢慢下降。這種下降常見,也不一定表示生病。是否需要處理,要看是否同時出現尿蛋白或其他腎臟受損的證據。

一次數值與趨勢

一次的檢驗只能看到當下。連續幾次、間隔一段時間的追蹤,才能看出趨勢。穩定不變通常令人放心,持續下降才需要進一步評估。

什麼時候需要再檢查

若首次 eGFR 在 60–90,且沒有尿液異常,醫師多會安排再追蹤。通常會隔幾週到幾個月再測一次,確認是否穩定。若同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家族史,追蹤頻率可能會更密集。

為何還要做尿液與其他腎臟檢查

尿液一般檢查的重點

尿液一般檢查會看蛋白、血液與沉渣。早期腎臟受損,常先在尿液中留下線索。即使 eGFR 還不錯,尿液異常也值得重視。

尿白蛋白/肌酸酐比值(ACR)的意義

ACR 能偵測很少量的蛋白尿,是評估早期腎損傷的重要工具。數值愈高,代表腎臟濾過屏障可能受影響。ACR 配合 eGFR,可以更清楚地看出風險。

顯微血尿代表什麼

顯微血尿是肉眼看不見、顯微鏡下才看得到的紅血球。原因很多,包含腎小球問題或泌尿道其他狀況。需要由醫師綜合其他檢驗一起判斷。

影像與其他檢查的角色

腎臟超音波可以看看腎臟大小、形狀與是否有結石或阻塞。抽血中的電解質與酸鹼也能提示腎功能狀態。有時會視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,讓整體評估更完整。

為何要重複檢驗

有些異常可能是暫時的,例如脫水或運動後的變化。重複檢驗能確認問題是否持續存在。持續存在的異常,才更有意義。

肌肉量、肌酸酐與 eGFR 的關係

肌酸酐從哪裡來

肌酸酐主要來自肌肉代謝。肌肉量越多,基礎肌酸酐可能越高。這會影響用肌酸酐計算出的 eGFR。

肌肉多時數值可能被低估

運動員、健身族或天生肌肉較多的人,肌酸酐較高並不一定代表腎臟不好。這種情況下,用肌酸酐估算的 eGFR 可能被低估。醫師會把體型與肌肉量一起納入考量。

肌肉少或營養不良的影響

年長者或營養攝取不足者,肌肉量偏少。這時肌酸酐可能偏低,eGFR 反而被高估。表面看來數字漂亮,仍要留意是否有尿蛋白或其他異常。

藥物與身體狀態也會影響

某些藥物會影響肌酸酐的生成或排出,例如 trimethoprim 或 cimetidine。脫水、發燒或劇烈運動後,也可能讓數值暫時改變。把這些情況告知醫師,有助於更準確判讀。

什麼時候要懷疑 eGFR 受肌肉影響

當體格特別壯或特別瘦,卻和臨床狀況不相符時,就要提高警覺。若 eGFR 看起來偏低,但沒有任何尿液異常與臨床症狀,可考慮其他估算方式。這也正是胱抑素 C 派上用場的時候。

什麼是胱抑素 C(cystatin C)

胱抑素 C 的基本概念

胱抑素 C 是一種由身體細胞穩定產生、由腎臟過濾的蛋白。抽血即可測得,計算出另一種 eGFR。這種估算較少受肌肉量影響。

為何較不受肌肉與飲食影響

胱抑素 C 的產生與肌肉量無強烈關聯,也較少受飲食與短期生活變化影響。對於肌肉很多或很少的人,估算腎功能更公平。這讓評估更貼近真實情況。

何時需要加做胱抑素 C

當肌酸酐估算的 eGFR 與臨床不一致,或肌肉量極端時,很適合加做胱抑素 C。也可在 eGFR 位於臨界區間時用來「再確認」。這樣能減少錯判。

兩種方法一起用更準

把肌酸酐與胱抑素 C 一起帶入估算公式,能得到更精準的 eGFR。兩種訊號彼此補強,降低單一檢驗的偏誤。臨床上愈來愈常採用這種做法。

特殊族群的應用

年長者、非常健壯的運動族群,或營養狀態不穩定的人,都可能受益於胱抑素 C。藥物劑量需要很精準時,也常會參考它。對於評估整體腎臟風險,這是一把有力的尺。

如何一起看報告與安排追蹤

三個關鍵:eGFR、ACR、趨勢

看報告時,先看 eGFR 數字,再看 ACR,最後看時間上的變化。單一數值不等於全部答案。合併判讀,才能抓到真正的風險。

風險分層的概念

把 eGFR 與 ACR 放在一起,可以分出不同的風險層級。蛋白尿越多、eGFR 越低,未來風險越高。這能幫助安排追蹤頻率與保腎策略。

何時需要腎臟科評估

若 eGFR 明顯下降、尿蛋白持續偏高,或出現電解質異常,就需要腎臟科醫師評估。特殊藥物調整或更深入的檢查,也需要專科協助。早一點轉介,往往能換來更好的長期結果。

生活保腎重點與何時求助

喝水、血壓與血糖

足夠的液體有幫助,但不必過量,口乾或炎熱時再補充。血壓與血糖控制穩定,腎臟會更輕鬆。規律運動與足夠睡眠,也能加分。

用藥安全與注意事項

非必要時避免長期使用止痛藥,例如 ibuprofen 或 naproxen。看診時把正在服用的藥物與保健品清單帶上。需要腎臟調整劑量的藥,請依醫囑規劃。

蛋白質與運動如何拿捏

均衡飲食最重要,蛋白質不必過量也不必過低。規律阻力運動能維持肌肉,同時不必過度追求體型。身體強壯,腎臟也更有後盾。

心血管與腎臟是一體兩面

高血壓、高血脂與抽菸都會影響腎臟。控制這些危險因子,能同時保護心臟與腎臟。小處著手,長期最有力。

需要盡快就醫的警訊

尿量突然大減、腿部或臉部快速腫脹,或血壓控制不了,都是警訊。嘔吐、嚴重倦怠或意識不清,更要立刻就醫。早一步處理,能少很多風險。

Contact us on 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