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大原則
- 4 天內可以補打
- 兩劑至少隔 3 天
每週一次、96 小時內可補打
96 小時內補打
忘記當週的劑量時,只要還在 96 小時內,就可盡快補打,不必等到下一次固定日。補打後,之後仍照原本每週一次的節奏走即可 (FDA Access Data)
超過 96 小時就跳過,不要補
若已超過 4 天,該次劑量就跳過,等到下一個固定日再打。不要為了「追上」而多打一針,這樣反而會增加不適與風險。 (FDA Access Data)
兩針之間一定要至少 72 小時
不論是補打或改期,都要確保兩次注射間隔 ≥72 小時。間隔太近,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加劇。 (FDA Access Data)
補打後如何銜接下一針
在 96 小時內補打後,下一針仍維持原本的每週固定日,不需往後順延。如此可讓作息與提醒工具維持穩定,方便長期追蹤 (FDA Access Data)
什麼時候不補打、只觀察
若剛好有明顯噁心、嘔吐或身體大不舒服,可先跳過本次,待症狀改善再回到固定日。安全性優先,比勉強補打一針更重要。遇到反覆不適,再與醫療團隊討論調整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改變固定打針日的安全做法
改期的唯一硬規則:保持 ≥72 小時
想把每週的打針日改到更好記的日子時,先確認前一針已過 72 小時,再在新日子施打。之後每週就在新日子固定。 (Mounjaro)
逐步平移法,例子最清楚
例如原本固定週三,想改到週六:只要上一針在週三早上打,新一針最早就等到週六早上(滿 72 小時)再打。完成改期後,往後就固定每週六。這種平移法簡單又不易出錯 (FDA Access Data)
跨時區旅行時先看「間隔」再看「日期」
出國換時區時,先確認前一針到下一針是否已滿 72 小時,再決定是提前或延後。若因此錯過固定日,仍以 96 小時內補打、超過就跳過為原則。回國後再調回原本固定日即可 (FDA Access Data)
輪班與夜班族的實用技巧
選一個最不會被班表打亂的時段當固定日,如休假日清晨。若臨時需要改期,照 72 小時原則即可。手機鬧鐘或行事曆提醒能大幅降低漏打機率 (Mounjaro)
提醒工具要跟著更新
只要改期,行事曆與鬧鐘也要馬上同步更新,以免下週又回到舊日子。家人或同住者也可一起提醒,提升連續性。實務經驗顯示,這能顯著減少漏打(Mounjaro)
連續漏打與較長空窗的處理
漏打一週以內:照 96 小時與 72 小時原則走
一週內的單次漏打,通常依 96 小時原則補打或跳過即可。完成後回到固定節奏,不需額外補 (FDA Access Data)
漏打超過一週:先恢復規律,再評估耐受
若因旅行或生病而超過一週未施打,先從下一個可行的固定日恢復規律。若之前在較高劑量、且曾出現明顯腸胃不適,可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先在原劑量觀察,或暫時降一階再上調。臨床綜述也建議以耐受度為優先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曾因不適停用:可短暫降階再回升
若先前因噁心、嘔吐而停藥,重啟時可從較低劑量開始,確認耐受後再回原本劑量。這樣做能減少再次不適,提升持續率。之後維持每週固定日即可。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與醫療團隊溝通三重點
說清楚最後一次施打的日期時間、目前症狀、與計畫中的改期。這三項資訊足以判斷能否補打、是否該跳過、以及何時恢復固定日。把時區變化一併告知,評估更完整。 (FDA Access Data)
建立「漏打紀錄表」
簡單記下漏打日期、是否補打、以及下次固定日。久而久之就能看出常見的出錯點,例如某些班表或出差週期。有了紀錄,後續調整更精準。 (Mounjaro)
範例
週三忘了,週五想起
週五距離週三小於 96 小時,因此可在週五補打一針。下週仍照原本的週三施打。兩針之間已大於 72 小時,安全無虞。 (FDA Access Data)
週三忘了,拖到下週一才想起
已超過 96 小時,該次劑量直接跳過。等到下次的週三再打,恢復固定節奏。不要嘗試在週一補打,避免與下次週三間隔不足。 (FDA Access Data)
想把固定日從週二改到週六
只要上一針到週六已過 72 小時,週六就可打,之後固定每週六。改期成功後,把所有提醒工具同步到新日子。 (FDA Access Data)
兩針只隔了 48 小時怎麼辦
若不小心提前計畫,發現距離上一針未滿 72 小時,請再等,直到滿 72 小時後再注射。不要硬打,以免不適風險升高。(FDA Access Data)
補打當天又出現強烈噁心
安全優先,可考慮跳過當次,待症狀緩解再回固定日。若症狀反覆,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調整劑量或降階再上。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與劑量調整之銜接
補打不會自動重置加量進度
只要遵守 96 小時與 72 小時規則,補打或跳過本身不會強迫重來加量時程。仍以每 4 週評估耐受與需求為主軸。若近期不適明顯,再考慮調整。 (FDA Access Data)
長時間空窗後的再評估
若中斷較久,回到治療時可先看最近耐受情況,再決定是否暫時降一階。穩定後再依反應回升。重點在找回穩定節奏。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補打與合併藥物的拿捏
若同時用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藥,補打或改期可能改變一天內的血糖型態。建議與醫師確認是否要臨時微調其他藥物,避免低血糖。 (FDA Access Data)
何時需要主動回診
若連續兩週以上反覆漏打或常常改期,代表節奏不穩定,建議回診一起找出原因。若有持續性腸胃不適,更要及時處理。讓治療恢復簡單、規律。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補打與改期的關鍵
可以提早一天打嗎
可以,但要確保距離上一針已滿 72 小時。提早後,新固定日就落在提早的那一天。記得把提醒工具同步到新日子。 (FDA Access Data)
可以晚一天打嗎
可以,若仍在 96 小時內就算補打。完成後下次回到原固定日,不需要整個週期往後推。若超過 96 小時,就直接跳過本次。 (FDA Access Data)
補打與下次固定日很接近怎麼算
關鍵是兩針間隔 ≥72 小時。若補打時間離下次固定日不足 72 小時,請把下次時間順延到滿 72 小時後。之後再回到每週一次的節奏。 (FDA Access Data)
改期後又想改回去
可再次改期,但每次都要遵守 72 小時間隔。頻繁改來改去容易出錯,建議選一個最穩定的日子固定下來。這樣最能降低漏打。 (Mounjaro)
補打會影響整體成效嗎
只要遵守規則並儘快回到固定節奏,單次漏打對長期成效影響通常有限。連續漏打或頻繁改期才是需要重視的訊號。及早調整就能把影響降到最低。 (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)

博田國際健康管理中心
博田國際醫院減重中心
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
高雄醫學大學藥理碩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