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狀動脈鈣化 CAC 分數是什麼

冠狀動脈鈣化分數,是用來量化心臟血管內「鈣化斑塊」多少的數字。

鈣化斑塊代表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,數字越高,代表斑塊越多。透過這個數字,可以更清楚了解未來心血管事件的風險。

檢查怎麼做

檢查使用心臟電腦斷層,不需要打顯影劑,過程很快。檢查時會配合心跳與呼吸,機器會自動計算鈣化分數。整體不痛、無侵入性,做完即可恢復日常活動。

為什麼會有鈣化

當血管內壁長期受到膽固醇、發炎與高血壓影響,斑塊會慢慢形成。時間久了,斑塊裡面會出現鈣質沉積,就變成鈣化。鈣化看起來像白白的點或塊,電腦斷層容易辨認。

分數大概怎麼看

分數為 0 代表沒有偵測到鈣化。分數 1–99 代表少量鈣化,100–299 為中度,300 以上為明顯增高。分數越高,將來心肌梗塞與心血管死亡風險越高。

檢查的安全性

這是低劑量的放射檢查,醫療單位會盡量把劑量降到合適水平。檢查不需打針,也不會造成腎臟負擔。對大多數人來說,風險很低,帶來的資訊很實用。

誰最適合做冠狀動脈鈣化 CAC 分數

介於「要不要吃降脂藥」的族群

當整體風險評估介於邊緣到中間層級時,常會不確定是否該用藥。這時做鈣化分數,可把模糊變清楚。分數能幫助和醫師一起訂出更合適的預防策略。

沒有症狀但有一些危險因子的成人

例如有高血壓、抽菸史、家族早發心臟病,或膽固醇偏高。雖然日常沒有胸痛,但仍想知道血管狀況。鈣化分數可以提供客觀依據。

不一定需要的情況

已經確定有動脈硬化心臟病,通常直接治療,不需要再用此分數。已在規律使用降脂藥且治療目標明確者,也較少需要。某些高風險族群,本來就建議積極治療,不必靠分數決定。

比較不適合的族群

懷孕期間一般不安排放射檢查。心跳控制不易或無法平躺者,可能需要調整方式。是否適合會由醫療團隊評估。

何時考慮重複檢查

若分數為 0、整體風險又不高,通常可相隔數年再評估。若生活型態或危險因子有明顯變化,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提前。是否重複並沒有固定必做的時間表。

檢查報告怎麼讀

總分與分級

報告會列出一個總分。臨床常用的解讀是 0、1–99、100–299、≥300 這些區間。不同區間對應不同風險層級與建議。

百分位數的意義

有些報告會告訴在同年齡與同性別中所處的百分位。百分位高,代表同齡人當中鈣化較多。這能幫助了解分數在同儕中的位置。

受影響的血管位置

報告可能會標示左前降支、左迴旋支、右冠狀動脈等。哪幾條血管有鈣化,對風險判讀也有幫助。分布越廣,代表整體血管負擔越大。

Agatston 分數的概念

多數中心使用 Agatston 的計算法。它綜合鈣化斑塊的面積與密度,轉換成一個整體分數。雖然計算複雜,但使用者只要理解分數越高代表負擔越多即可。

其他常見用語

報告可能會提到總鈣量、體積或密度等指標。這些是輔助資料,臨床主要仍以總分與分布來溝通。不確定之處,與醫師解讀最安心。

分數與風險:該怎麼連結

分數為 0 的意義

表示沒有偵測到鈣化,代表短期風險很低。仍要維持健康生活,不抽菸、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。危險因子控制好,低風險才能更長久。

分數 1–99 的情況

屬於輕度鈣化,代表動脈粥樣硬化已經開始。此時加強生活型態最重要,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藥物。其他危險因子越多,越傾向更積極的預防。

分數 100–299 的情況

屬於中度鈣化,未來事件風險明顯上升。多半會建議藥物加上生活型態雙管齊下。定期追蹤血脂、血壓與症狀變化。

分數 300 以上的情況

屬於高度鈣化,表示斑塊負擔很大。需要嚴謹控制各項危險因子,藥物治療通常不可少。醫師也可能安排更密集的追蹤。

不只看分數還要看全貌

同樣的分數,和年齡、性別、家族史與其他疾病放在一起看,結論才全面。哪幾條血管受影響也有差別。把資訊整合,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預防計畫。

根據分數該做什麼

生活習慣的基礎工

飲食以少油、少糖、足量蔬果與原形食物為主。每週規律運動,包含心肺與肌力訓練。維持健康體重與充足睡眠,對血管很有幫助。

降脂藥物的考量

當分數達到中度或更高,多數情況會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,例如 atorvastatin 或 rosuvastatin。是否加強劑量,會依血脂與整體風險而定。有時也會合併 ezetimibe,幫助達標。

抗血小板藥物的思考

少部分在高分數且出血風險低的成人,醫師可能評估低劑量 Aspirin 的好處是否大於風險。這不是一體適用的建議,需要個別討論。任何藥物都要權衡副作用與效益。

其他風險因子的同步控制

高血壓要達標,糖尿病要穩定,抽菸需要完全停止。慢性腎臟病與睡眠呼吸中止也值得關注。把每一項都顧好,整體風險才會下降。

追蹤與再評估

治療一段時間後,會用血脂、血壓與症狀來看成效。是否需要再次檢查鈣化分數,視風險變化而定。與醫療團隊保持溝通,可及時調整策略。

常見疑問與迷思

檢查會痛嗎,需要準備什麼

檢查不會痛,也不需要打針。當天穿著舒適的衣物,依照指示短暫憋氣即可。大多數人做完就能馬上離開。

放射線會不會很多

這是低劑量檢查,會在安全與畫質間取得平衡。多數人接受的劑量相當有限。若仍有顧慮,可與醫療團隊討論設備與流程。

鈣化是不是代表血管一定阻塞

鈣化代表曾經有斑塊與發炎,風險較高,但不等於一定有嚴重狹窄。臨床會依症狀與其他檢查綜合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評估。分數是風險指標,不是診斷阻塞的證據。

鈣化會不會「洗掉」

鈣化本身不太會消失,但風險可以下降。透過飲食、運動與藥物,斑塊的活性與不穩定性可被降低。重點是減少未來事件,而不是讓鈣化完全不見。

Contact us on 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