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血糖酮酸中毒 eDKA 是什麼
基本概念
euglycemic diabetic ketoacidosis(eDKA)是一種酮酸中毒,但血糖僅輕度升高,甚至接近正常。身體因為相對胰島素不足與升高的胰高血糖素,開始大量分解脂肪產生酮體。雖然血糖不高,酸中毒與酮體仍會造成噁心、嘔吐、喘、腹痛與倦怠。這種情況容易被忽略,因為沒有典型的高血糖。 (PMC)
為何與 SGLT2 抑制劑有關
SGLT2 抑制劑會讓腎臟把更多葡萄糖排到尿液中,使血糖下降但胰島素並未相對上升。當進食減少、感染、手術或脫水時,更容易轉向脂肪分解與產生酮體。這就是使用 canagliflozin、dapagliflozin、empagliflozin、ertugliflozin 時特別需要注意的原因。 (Anesthesia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)
典型檢驗特徵
常見為代謝性酸中毒(低 bicarbonate、陰離子間隙上升),血中或尿中有酮體。血糖往往不到經典 DKA 的高度,可能小於 250 mg/dL。臨床上需要同時看血酮或β-羥丁酸,不能只看血糖。 (PMC)
常見誘因
禁食、手術、急性疾病、嘔吐或腹瀉造成的脫水,都是常見誘因。大腸鏡前的清腸與流質飲食也會提高風險。合併低碳飲食或酒精攝取,風險更高。 (PMC)
為何容易被延誤
因為血糖不高,很容易被認為只是胃腸不適或脫水。若未及時量測血酮或血氣,可能錯過診斷。早期辨識與補充液體、胰島素治療非常重要。 (PMC)
大腸鏡前需要先停 SGLT2 抑制劑
標準建議的停藥天數
多數權威建議在選擇性手術或內視鏡檢查前,SGLT2 抑制劑至少停 3 天;ertugliflozin 通常建議停 4 天。此做法可降低 eDKA 的風險。 (professional.heart.org)
內視鏡專科立場
美國消化道內視鏡學會(ASGE)針對內視鏡前用藥提出聲明,建議 SGLT2 抑制劑在安排好的內視鏡檢查前至少停用 72 小時。這與心臟學會與麻醉領域的共識一致。 (GIE Journal)
為什麼大腸鏡特別要小心
大腸鏡前要清腸與限制飲食,常出現脫水、電解質變化與熱量不足。這些條件會推動酮體生成,與 SGLT2 抑制劑的機轉疊加,風險更高。 (PMC)
若未能提前停藥
若屬緊急檢查、無法提前停藥,院內需加強水分補充、血酮監測與臨床觀察。出現噁心、嘔吐、呼吸變快或倦怠,需立即評估 eDKA。 (PSNet)
與其他降血糖藥的差異
多數口服降血糖藥僅需在檢查當天暫停,但 SGLT2 抑制劑因 eDKA 風險,需提前數天停用。不同藥物的停用與復用時機不相同,應分別處理。 (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)
何時可以在大腸鏡後復用 SGLT2 抑制劑
最核心原則
大腸鏡後,需等到能夠正常進食與飲水、循環穩定、無脫水,才考慮恢復 SGLT2 抑制劑。 (Centre for Perioperative Care)
酮體正常
多數實務建議在重大或複雜處置後,先確認血酮回到正常(例如 <0.6 mmol/L)且沒有代謝性酸中毒,再復用藥物,能降低復發 eDKA 的可能性。 (UKCPA 手術藥物手冊)
短期門診處置
若是同日返家、恢復飲食快速的處置,常見指引會在恢復規律飲食 24 小時左右再恢復 SGLT2 抑制劑。各院所有些微差異,但都強調先吃得下、喝得夠。 (Veterans Affairs)
若仍有噁心或進食不良
若持續噁心、嘔吐或無法補充水分,應延後復用,並監測血酮或請醫療團隊評估。恢復藥物前,穩定的口服攝取與水分狀態最重要。 (Centre for Perioperative Care)
與其他合併用藥的搭配
胰島素或其他藥物在圍處置期的調整,應與 SGLT2 抑制劑的復用時點協調。清腸、鎮靜與麻醉後,血糖監測仍需要,避免同時造成低血糖或高血糖。 (PMC)
腎功能、心衰竭與共病
腎臟疾病族群
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手術、禁食或脫水期間仍建議暫停 SGLT2 抑制劑。恢復時要先補足水分,避免急性腎損傷風險,再逐步復用。 (kdigo.org)
心衰竭或利尿劑使用者
合併心衰竭或使用利尿劑者,較容易出現容量不足。復用時必須評估血壓、體重變化與脫水狀態,必要時晚一點恢復藥物。 (CCJM)
高齡與易脫水族群
高齡者與腸胃功能較弱者,清腸後常需要更長時間恢復飲食與水分。復用時間可保守一些,並加強在家血糖與症狀監測。 (Centre for Perioperative Care)
腎小球過濾率極低
在極低 eGFR(例如 <20 mL/min/1.73 m²)時,是否持續 SGLT2 抑制劑需個別化;不過在「禁食或手術」這類情境,仍屬建議暫停並於恢復進食後再評估恢復。 (NephJC)
非糖尿病適應症
若為心衰竭或慢性腎臟病的適應症而使用 SGLT2 抑制劑,仍需遵循相同的停用與復用原則。與心臟科或腎臟科醫師溝通,可降低反覆停藥帶來的風險。 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
大腸鏡實務流程
檢查前 3–4 天
canagliflozin、dapagliflozin、empagliflozin 停 3 天;ertugliflozin 停 4 天。接著依照清腸指示補充透明液體,避免脫水。 (professional.heart.org)
檢查當天
維持清澈液體、避免過度運動與酒精。若出現噁心、嘔吐或頭暈,應在單位內說明以利補液與監測。 (PMC)
檢查後 0–24 小時
先用少量、容易消化的食物測試胃口,再恢復一般飲食。若能穩定進食與飲水、無噁心嘔吐,可考慮於 24 小時內按原則恢復藥物。 (Veterans Affairs)
何時先別用藥
若仍在嘔吐、無法喝水、頭暈、尿量少,或血酮偏高,先延後復用。必要時量測血酮與血氣,確認無酸中毒再恢復。 (Centre for Perioperative Care)
復用前的確認清單
已能正常吃喝、生命徵象穩定、無臨床脫水、血酮正常、無代謝性酸中毒。符合以上條件,再依原處方恢復 SGLT2 抑制劑。 (Centre for Perioperative Care)
常見問題
大腸鏡不是開刀,為何還要停那麼久
清腸與禁食就足以提高酮體與脫水風險,再加上 SGLT2 抑制劑的機轉,eDKA 的機率上升。提早 72 小時停藥可把風險降到更低。 (GIE Journal)
有無最新大型研究改變作法
近期外科與麻醉文獻持續檢視 eDKA 風險,有研究推論可望放寬停藥天數;但跨學會指引目前仍以「停 3–4 天、恢復進食後再復用」為共同基礎。 (PubMed)
腎功能不好是否一定要更晚復用
腎功能差時,主要顧慮是脫水與腎前性影響。原則是先補足水分、確認循環穩定與酮體正常,再考慮復用,時間可因個別狀態而延後。 (kdigo.org)
可否依血糖高低來決定復用
不行。eDKA 的血糖可能不高,因此復用的關鍵不是血糖數字,而是吃得下、喝得夠、酮體正常與沒有酸中毒。 (UKCPA 手術藥物手冊)
家庭照護的提醒
返家後的 1 週內,若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呼吸變快或極度疲倦,應盡速就醫並說明近期有使用 SGLT2 抑制劑。維持足夠水分與規律飲食,是最簡單的預防法。 (Australian Diabetes Society)
精簡結論:大腸鏡前,SGLT2 抑制劑(canagliflozin、dapagliflozin、empagliflozin)停 3 天、ertugliflozin 停 4 天;大腸鏡後,等到「能正常吃喝、循環穩定、無脫水、酮體正常且無酸中毒」再復用。此原則同時照顧到 eDKA 安全與藥物長期腎心保護的平衡。 (professional.heart.org)

博田國際健康管理中心
博田國際醫院減重中心
台灣家庭醫學專科醫師
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
高雄醫學大學藥理碩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