腫瘤標記是由癌細胞產生,或是身體對癌症反應時產生的特殊物質,通常是蛋白質。
這些物質可以在血液、尿液或組織樣本中被檢測出來。
不過,這些標記也可能在健康人體內以低濃度存在,或在某些良性疾病中升高,所以不能只靠它們來判斷是否有癌症。
腫瘤標記有什麼用?
腫瘤標記在醫學上的應用有幾種:
1. 監測治療反應與癌症復發
對於已經確診的癌症病人,腫瘤標記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治療是否有效,或者是否有復發的跡象。
2. 協助診斷與鑑別診斷
當配合其他檢查(像是影像檢查)一起使用時,腫瘤標記可以幫助醫生釐清診斷。
3. 提供預後資訊
有些腫瘤標記能幫助醫生預測癌症的發展情況或病人的存活機會。
4. 某些高風險族群的篩檢工具
雖然大多數腫瘤標記不適合用來大規模篩檢,但在某些高風險族群或特定癌症中可能會使用,例如前列腺癌常使用的 PSA 檢查。
解讀腫瘤標記時要注意什麼?
解讀腫瘤標記的結果時,必須結合病人的身體狀況、其他檢查結果與可能的非癌症因素。
例如,有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記升高,或者檢查前的準備不當也會影響結果。
腫瘤標記最有價值的地方,在於它們能與其他診斷方法一起使用,幫助醫生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。
攝護腺特異抗原 PSA 與游離 PSA
PSA 是什麼?
攝護腺特異抗原(PSA)是一種由正常與癌變攝護腺上皮細胞所產生的醣蛋白。
PSA 檢查是一種血液檢查,目前被廣泛用來作為攝護腺癌的主要篩檢工具。
美國泌尿科醫學會(AUA)與泌尿腫瘤學會建議,對於 50 至 69 歲的男性,可考慮定期接受 PSA 檢查,這是因為大型隨機試驗顯示,這樣的篩檢可以減少攝護腺癌的轉移與死亡風險。
PSA 值會因哪些因素變化?
PSA 的數值會隨著年齡上升,也可能因以下原因而升高:
- 良性攝護腺肥大(BPH)
- 攝護腺發炎(前列腺炎)
- 攝護腺癌
常見的年齡別 PSA 上限如下:
- 40 多歲:2.5 ng/mL
- 50 多歲:3.5 ng/mL
- 60 多歲:4.5 ng/mL
- 70 多歲:6.5 ng/mL
為什麼需要討論是否接受 PSA 檢查?
儘管 PSA 篩檢可能帶來死亡率下降的好處,但也有其風險,包括:
- 偽陽性:檢查顯示異常但實際無癌
- 過度診斷:發現本來不會影響健康的癌症
- 過度治療:不必要的手術或放射治療
因此,主要醫學機構(如 AUA、美國內科醫學會、USPSTF)都建議應由醫師與病人共同討論,根據個人風險與價值觀來決定是否進行篩檢。
什麼是游離 PSA?
游離 PSA 是指未與血清蛋白結合的 PSA,佔總 PSA 的一部分。臨床上,常會計算「游離 PSA 比例」(% free PSA),用來協助判斷攝護腺癌風險。
當總 PSA 處於灰色區間(4-10 ng/mL)時,% free PSA 的參考價值較高:
- 較低的 % free PSA 表示攝護腺癌的風險較高
- 較高的 % free PSA 則可能代表良性病變
游離 PSA 可用於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攝護腺切片,但不建議作為第一線篩檢工具。
總結與建議
- PSA 是目前主要的攝護腺癌篩檢標記
- 游離 PSA 可輔助判斷風險,減少不必要的切片
- 所有主要醫療指引均強調:是否接受 PSA 檢查應由病人與醫師共同決定
甲型胎兒蛋白(AFP)與肝癌
什麼是 AFP?
甲型胎兒蛋白(AFP)是一種在胎兒發育期間由肝臟產生的醣蛋白。出生後,AFP 在血液中的濃度會迅速下降,成人的正常值非常低。
AFP 升高代表什麼?
在成人中,AFP 升高最常與以下疾病有關:
- 肝細胞癌(HCC):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
- 生殖細胞腫瘤:例如睪丸或卵巢的某些癌症
然而,有些良性肝病也會導致 AFP 升高,例如:
- 慢性肝炎
- 肝硬化
因此,AFP 雖然是腫瘤標記,但其特異性有限,無法單獨作為診斷癌症的依據。
AFP 在臨床上的用途
在實際醫療中,AFP 主要與超音波檢查搭配,應用於高風險族群的肝癌篩檢。這些高風險族群包括:
- 肝硬化患者
- 慢性 B 型或 C 型肝炎患者
AFP 若與超音波搭配使用,可以提高早期肝癌的偵測率。例如:
- AFP 大於 20 ng/mL 時,雖然敏感度適中,但特異性高
- 結合超音波後,整體敏感度明顯提高
此外,定期追蹤 AFP 的變化(連續測量)有助於更準確地判斷是否出現腫瘤,並觀察病情是否惡化或對治療有反應。
AFP 有什麼限制?
雖然 AFP 是常用的腫瘤標記,但它並不適合用於一般民眾的癌症篩檢,原因包括:
- 敏感度與特異性不足
- 許多非癌症疾病也會使 AFP 升高
因此,AFP 的檢查結果必須結合臨床症狀與影像檢查一起判斷,才能提供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方向。
重要提醒
- AFP 不可單獨用來篩檢肝癌
- 適合用於已知高風險族群的定期追蹤
- 若 AFP 升高,應進一步進行影像檢查(如超音波或電腦斷層)
- 臨床評估應結合所有檢查結果與病人狀況做出判斷
癌胚抗原 CEA 與肺癌
什麼是 CEA?
癌胚抗原(Carcinoembryonic Antigen, 簡稱 CEA)是一種體內本來就會少量產生的蛋白質。在某些癌症,特別是大腸與直腸癌患者體內,CEA 的濃度可能會升高。
不過,有些非癌症情況也會造成 CEA 上升,包括:
- 發炎反應
- 感染
- 吸菸者
這使得 CEA 的判讀變得較為複雜。
CEA 適合用來做健康篩檢嗎?
目前主流醫療指引不建議將 CEA 當作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檢工具。主要原因包括:
- 靈敏度不足:無法準確偵測早期癌症
- 特異性不足:容易受到其他非癌症因素干擾
- 可能造成誤判:健康人也可能出現假陽性,導致不必要的焦慮與檢查
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與歐洲腫瘤標記專家小組皆指出,CEA 不適合作為大腸癌等癌症的「大規模篩檢」工具。
CEA 的實際應用
雖然不適合做篩檢,但 CEA 對於以下情境仍有重要意義:
- 已確診癌症的病人:治療後追蹤是否復發
- 療效評估:觀察治療前後 CEA 的變化
舉例來說,某位大腸癌患者完成手術後,若定期追蹤 CEA 發現異常上升,可能代表癌症復發,需要進一步影像檢查確認。
更適合的癌症篩檢方式
對於沒有癌症病史的一般民眾,醫師建議使用其他更準確的篩檢工具,例如:
- 大腸鏡檢查:篩檢大腸直腸癌的黃金標準
- 糞便潛血檢查:無創且可做為初步篩檢
這些方法比單獨測量 CEA 更有效率、更可靠。
總結
- CEA 並不適合作為一般人的癌症篩檢工具
- 升高的 CEA 並不等於有癌症
- 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已知癌症患者的後續追蹤
- 一般人應接受更合適的檢查方式,例如大腸鏡
CA-125 與卵巢癌
什麼是 CA-125?
癌症抗原 125(CA-125)是一種高分子量的醣蛋白,常被用來作為卵巢上皮癌的腫瘤標記。
它是由體腔上皮細胞產生的,包括卵巢、腹膜、胸膜與心包膜的上皮。
在進行性卵巢上皮癌的女性中,大約 80% 會出現 CA-125 升高;但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,只有約 50% 會升高,顯示其在早期癌症中的敏感度較低。
哪些非癌症狀況也會導致 CA-125 升高?
CA-125 並非卵巢癌專屬的指標,以下良性情況也可能使其上升:
- 月經期間
- 子宮內膜異位症
- 骨盆腔發炎(PID)
- 懷孕
- 肝病
- 胸腹膜積液(如肋膜炎或心包炎)
這些情況限制了 CA-125 作為單獨腫瘤篩檢工具的特異性。
CA-125 的臨床用途
美國婦產科醫學會(ACOG)與英國國家健康與照護卓越研究院(NICE)指出,CA-125 雖是目前最常研究的卵巢癌血清標記,但其固定標準值(常見為 ≥35 U/mL)在偵測早期卵巢癌時靈敏度與特異性皆不足。
建議的用途包括:
- 有骨盆腔腫塊女性的評估:特別是停經後女性
- 協助轉介至婦科腫瘤科醫師:根據 CA-125 結果與影像資料判斷
為什麼不建議用 CA-125 來做一般婦女的篩檢?
CA-125 不適合用於無症狀、風險一般的女性做卵巢癌篩檢,原因包括:
- 陽性預測值低:很多檢查異常者其實沒有癌症
- 假陽性率高: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擔憂與檢查
- 無法有效降低死亡率:大型研究顯示對卵巢癌死亡率無明顯改善
正確使用 CA-125 的情境
- 已知卵巢癌患者的治療追蹤:觀察是否有效或病情變化
- 懷疑有症狀者的進一步檢查:例如有腹部脹痛、腫塊等症狀的女性
- 癌症復發的監測:治療後定期監控是否復發
總結
- CA-125 對卵巢癌有參考價值,但不建議用於大眾篩檢
- 早期卵巢癌可能不會導致 CA-125 上升
- 許多非癌症狀況也會讓 CA-125 升高
- 其最佳用途是在有症狀或已確診病人的評估與追蹤上
CA 15-3 與乳癌
什麼是 CA 15-3?
癌症抗原 15-3(CA 15-3)是一種來自 MUC1 基因產物的醣蛋白,通常出現在乳癌相關檢查中。它是乳癌患者血液中可能出現的腫瘤標記之一。
CA 15-3 的主要用途
CA 15-3 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:
- 已確診乳癌患者的追蹤
- 轉移性或晚期乳癌的治療反應監測
- 疾病復發的偵測
並非用於初次診斷或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檢。
為什麼 CA 15-3 不適合當作乳癌篩檢工具?
- 敏感度不足:早期或局部乳癌患者血中 CA 15-3 通常不會升高
- 特異性不足:部分良性疾病(如肝病、卵巢囊腫等)也可能導致輕微升高
- 假陽性問題:健康人也可能出現異常結果,造成不必要的檢查與壓力
這些限制使其無法勝任大規模乳癌篩檢的角色。
是否能與其他標記合併使用?
有些研究嘗試將 CA 15-3 與其他標記結合,如:
- CEA(癌胚抗原)
- HER2 ECD(HER2 細胞外結構)
雖然在某些高風險或診斷不確定的情況下可能有輔助價值,但這些組合目前仍不符合公眾篩檢的標準。
目前主流醫學意見一致認為:
- CA 15-3 不應用於一般人群的健康篩檢或早期乳癌偵測
- 其角色應限於已知乳癌患者的監測與追蹤
總結與建議
- CA 15-3 是乳癌追蹤的輔助工具,不是初步診斷或篩檢手段
- 早期乳癌不太會導致 CA 15-3 升高
- 一般民眾應以乳房攝影(mammography)作為主要篩檢方法
CA 19-9 與胰臟癌
什麼是 CA 19-9?
CA 19-9(糖類抗原 19-9)是一種可在血液中測得的蛋白質,常被歸類為腫瘤標記。
它在某些癌症(特別是胰臟癌)患者體內的濃度可能會升高,因此有時會被用來作為疾病監測的參考工具。
然而,即使是健康人,體內也可能有微量的 CA 19-9。此外,以下非癌症狀況也可能導致 CA 19-9 上升:
- 膽結石
- 肝臟疾病
- 其他良性消化系統疾病
CA 19-9 適合用來做健康篩檢嗎?
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的建議,CA 19-9 並不適合作為無症狀者的癌症篩檢工具,原因包括:
- 準確度不足:檢查結果可能為假陽性(有反應但沒有癌症)或假陰性(結果正常但其實有癌症)
- 非癌症因素干擾大:例如肝病或膽道疾病等
- 部分癌症病人也不會有 CA 19-9 升高:降低其敏感性
因此,用 CA 19-9 來篩檢胰臟癌或其他癌症,不僅無法早期發現疾病,還可能導致過度擔心或接受不必要的檢查。
CA 19-9 的正確應用情境
CA 19-9 的主要臨床用途包括:
- 已診斷胰臟癌患者的治療監測:觀察治療是否有效
- 偵測病情復發:在治療後定期追蹤
在這些情況下,CA 19-9 可以幫助醫師掌握病情進展。
若檢查出 CA 19-9 升高該怎麼辦?
CA 19-9 升高不等於一定罹患癌症。若檢查結果異常,應進一步由醫師安排其他檢查,例如:
- 影像檢查(如腹部超音波、電腦斷層)
- 評估是否有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非癌症原因
總結
- CA 19-9 並不適合作為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檢工具
- 許多非癌症情況也會使 CA 19-9 升高
- 真正的臨床價值在於追蹤已知癌症病人的治療反應與病情復發
CYFRA 21-1 與非小細胞肺癌
什麼是 CYFRA 21-1?
CYFRA 21-1 是細胞角蛋白 19 的可溶性片段,屬於一種上皮細胞中表現的中間絲蛋白。當這些上皮細胞發生凋亡或壞死,特別是在腫瘤變化時,CYFRA 21-1 會釋放至血液中。
它最常見於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,尤其是鱗狀細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亞型。
CYFRA 21-1 的臨床用途
CYFRA 21-1 被廣泛用於以下方面:
- 診斷輔助:針對懷疑肺癌的病人
- 疾病分型:對於鱗狀細胞癌敏感度較高
- 預後評估:數值與腫瘤負荷與分期有關
- 治療反應追蹤:連續檢測有助於判斷療效或是否惡化
敏感度與特異性
- 敏感度:整體約 51–65%,鱗狀細胞癌可達 70.5%
- 特異性:使用約 3.3–3.5 ng/mL 的標準值時,約 92–97%
CYFRA 21-1 適合用於健康篩檢嗎?
目前醫學共識認為,CYFRA 21-1 並不適用於無症狀人群的肺癌篩檢,原因如下:
- 對早期肺癌敏感度不足:容易漏診
- 部分非惡性肺病也會升高:例如慢性肺部疾病
因此,它的主要用途是針對已有懷疑症狀的病人,而非一般健康檢查。
總結
- CYFRA 21-1 是非小細胞肺癌(尤其是鱗狀細胞癌)的重要輔助標記
- 主要應用於疾病的診斷、分型、預後與療效追蹤
- 不適合作為一般健康篩檢工具
- 若檢查異常,應配合影像與臨床評估進行進一步診斷
CA72-4 與胃腸道癌症
什麼是 CA72-4?
CA72-4 是一種與腫瘤相關的醣蛋白(稱為 TAG-72),存在於某些腺癌細胞的表面。常見表現於以下癌症中:
- 胃癌
- 胰臟癌
- 卵巢癌
- 大腸直腸癌
透過免疫分析檢測血液中的 CA72-4,可以作為腫瘤標記之一。
CA72-4 的臨床用途
CA72-4 可用於以下方面的輔助判斷:
- 診斷:已知癌症患者中,有助於辨別病灶嚴重程度
- 預後:高數值常與晚期、淋巴結轉移、預後不良相關
- 術後追蹤:觀察是否有疾病復發
CA72-4 常與其他腫瘤標記如 CEA、CA19-9 結合使用,以提高整體診斷靈敏度。
CA72-4 適合用來做健康篩檢嗎?
不適合。CA72-4 的靈敏度與陽性預測值在無症狀人群中都偏低。例如:
- 一項針對健康成人的多中心胃鏡研究中,CA72-4 對胃癌的靈敏度僅約 33%
- 陽性預測值僅 0.18%,代表絕大多數「陽性者」實際上並無癌症
這些數據顯示,單獨使用 CA72-4 進行大規模癌症篩檢,容易出現大量假陰性與假陽性結果,可能導致過度檢查與誤判。
與其他標記的比較
- 與 CEA 相比:在大腸癌的診斷上,CEA 表現通常較佳
- 與 CA19-9 合併使用:在胃癌等疾病中可增強診斷敏感度,但成本效益需考量
總結
- CA72-4 不適用於無症狀人群的癌症健康篩檢
- 但在胃癌、胰臟癌等已知病人中,可用於診斷輔助、預後評估與療效追蹤
- 應與其他腫瘤標記與臨床資訊共同解讀,以獲得更準確的評估結果
SCCA 鱗狀細胞癌抗原
什麼是 SCCA?
鱗狀細胞癌抗原(SCCA)是一種由正常或癌變的鱗狀上皮細胞產生的醣蛋白。此蛋白常被用作與鱗狀細胞癌相關的腫瘤標記,適用於多種部位的癌症,例如:
- 子宮頸癌
- 肺癌(鱗狀型)
- 頭頸部癌症
- 食道癌
SCCA 的臨床用途
SCCA 可用於以下臨床情境:
- 診斷輔助:協助確認是否為鱗狀細胞癌
- 預後評估:濃度高低與腫瘤負荷、病期、預後風險有關
- 療效監測:追蹤治療反應,如手術、化療或放療後的變化
- 復發偵測:可在臨床症狀出現前預測復發,特別是在子宮頸癌患者中
SCCA 的限制
SCCA 雖有臨床價值,但也有以下限制:
- 非特異性升高:良性疾病亦可能導致濃度上升,例如:
- 慢性腎病
- 慢性發炎性疾病
- 某些良性上皮病變
- 對早期癌症敏感度不足:初期病人可能沒有明顯升高
- 非鱗狀型癌症無意義:若癌細胞非鱗狀型,檢測價值有限
是否適合做一般健康篩檢?
目前醫學共識明確指出,SCCA 不適合用於無症狀人群的癌症篩檢。原因如下:
- 偽陽性多:良性疾病也會導致升高
- 偽陰性問題:早期或非鱗狀型癌症可能檢查正常
- 無法明確改善癌症死亡率:缺乏能證實其篩檢效益的大型研究
正確使用 SCCA 的方式
- 在已知或高度懷疑的鱗狀細胞癌病人中使用
- 與臨床症狀、影像檢查與其他腫瘤標記搭配判讀
- 用於治療後長期追蹤與復發監控
總結
- SCCA 是管理鱗狀細胞癌的重要輔助工具
- 主要用於診斷輔助、預後評估、療效觀察與復發監測
- 不建議做為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檢工具
- 需配合其他檢查與臨床資訊綜合判斷
EBV IgA 抗體與鼻咽癌
什麼是 EBV 相關 IgA 抗體?
Epstein-Barr 病毒(EBV)是引起鼻咽癌(NPC)最主要的病毒之一。在感染後,人體會產生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,其中兩項重要的血清抗體為:
- EBV 早期抗原(EA)IgA 抗體
- EBV 核心抗原 1(EBNA1)IgA 抗體
這些抗體可透過酵素免疫分析(ELISA)或間接螢光法(IFA)進行檢測。
EBV IgA 抗體的臨床用途
EBV EA 與 EBNA1 的 IgA 抗體被廣泛用於鼻咽癌的早期偵測與高風險族群篩檢。其主要特點如下:
- 高敏感度與高特異性:特別是在東南亞、南中國等鼻咽癌高盛行地區
- 可早期預測風險:部分研究指出,這些抗體在臨床診斷鼻咽癌前數年即可能升高
- 優於其他 EBV 指標(如 VCA-IgA):在辨識 NPC 個體方面表現更穩定
結合使用效果更佳
研究發現,結合 EBNA1-IgA 與 EA-IgA 進行篩檢,可達到極高的準確度:
- 曲線下面積(AUC)超過 0.95
- 敏感度與特異性皆可超過 90%(取決於檢測方法與標準值)
因此,這兩種抗體常被聯合使用於高風險族群的篩檢計畫中。
有哪些限制?
儘管效果優異,但仍有下列限制需注意:
- 非特異性反應可能導致偽陽性:特別是在 EBV 盛行但鼻咽癌風險不高的地區
- 方法標準化尚未統一:不同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可能有所差異
因此,目前的建議是:
- 將其應用於高風險族群的目標性篩檢,而非一般健康人群的大規模篩檢
總結
- EBNA1-IgA 與 EA-IgA 是經過實證支持的鼻咽癌篩檢血清標記
- 具備高敏感度與高特異性,能在症狀出現前數年預測風險
- 適合用於高風險族群(如東南亞地區)進行早期篩檢與風險分層
- 應避免應用於一般人群,以降低偽陽性風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