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齡族群該做哪些健康檢查?超過 70 歲還需要癌症篩檢嗎?
2025 年 4 月,美國白宮公布了 78 歲總統川普的年度健康檢查報告,檢查內容全面、數據優異。
基本狀況總結
- 年齡:78 歲
- 健康狀況:整體良好、無重大疾病、日常活動正常
- 生活型態:
- 不抽菸
- 不喝酒
- 規律打高爾夫運動
- 服用藥物:
- 降膽固醇藥(statin 與 ezetimibe)
- 低劑量阿斯匹靈(預防心血管疾病)
- 類固醇藥膏(皮膚用藥)
- 疫苗接種:已完成流感、肺炎、COVID-19、帶狀疱疹疫苗
檢查項目重點整理
1. 生命徵象與一般檢查
- 血壓:128/74 mmHg(正常)
- 心跳:62 下/分鐘(良好)
- 血氧濃度:99%(正常)
- 體溫:37°C(正常)
- 身高體重:身高約 190 公分,體重約 101 公斤,BMI 屬過重但無需立即處置
這些是高齡健康的「警示燈」,特別是血壓,建議每週至少量一次。
2. 心血管檢查
- 心電圖:正常心律,無異常波形
- 心臟超音波:心臟結構與功能正常
- 四肢血流:無周邊動脈阻塞
- 無需進行頸動脈超音波追蹤(2024 年已正常)
心血管疾病是高齡者死亡主因之一。這些檢查能及早發現中風、心肌梗塞風險。
3. 呼吸與消化系統影像檢查
- 胸部斷層掃瞄:肺部清晰,無癌症或 COVID-19 後遺症
- 腹部超音波:內臟正常,無腹主動脈瘤(AAA)
肺癌與動脈瘤在高齡者中常見。雖非所有人都需做,但若曾吸菸或有症狀,醫師會評估。
4. 血液與代謝檢查
- 總膽固醇:140 mg/dL(正常)
- LDL(壞膽固醇):51 mg/dL(理想)
- HDL(好膽固醇):77 mg/dL(非常好)
- 三酸甘油脂:56 mg/dL(極佳)
- 空腹血糖:90 mg/dL(正常)
- A1c:5.2%(無糖尿病)
- 全血球計數:正常,無貧血或感染跡象
- 腎功能(尿素氮與肌酸酐):正常
- 肝酵素(GPT 與 GOT):正常
- TSH(甲狀腺功能):1.42 μIU/mL(正常)
- 維生素B12:486 pg/mL(足夠)
高血壓、高血脂與糖尿病是高齡者常見三高。
5. 癌症篩檢
- 大腸鏡(2024 年進行):發現憩室與良性瘜肉,建議3年後追蹤
- 攝護腺癌(PSA 檢查):0.10 ng/mL,極低,無癌症疑慮
- 皮膚檢查:無惡性病灶
- 肺癌(低劑量肺部斷層 LDCT):無異常,但因無吸菸史,屬「額外預防」
超過 75 歲是否要繼續癌症篩檢,需視健康狀況而定。身體健康,預期可再活幾十年者,可以繼續追蹤。
6. 認知與心理檢查
- MoCA 認知測驗:30/30,滿分,無失智跡象
- PHQ-9(憂鬱)與 GAD-7(焦慮)問卷:皆正常
認知退化與憂鬱常被忽略,但對高齡生活影響極大。早期發現,早期改善。
7. 視力與聽力檢查
- 視力檢查:曾接受白內障手術,視力正常
- 聽力評估:無異常
跌倒、誤解對話、社交孤立常與視聽功能退化有關。每年應主動檢查。
8. 跌倒風險與行動能力
- 站立與步態穩定,無跌倒風險
- 肌力與關節活動正常
跌倒是高齡住院與失能的主因之一。每年應評估行動力與家中安全性。
這些檢查為什麼值得做
- 控制三高(血壓、血脂、血糖):可降低中風與心臟病風險
- 癌症早期發現:如大腸鏡可在癌前切除瘜肉
- 心理與記憶評估:預防憂鬱與失智,提升生活品質
- 疫苗預防:減少感染與住院風險,保護身體最直接的方式
- 視力與跌倒預防:保持行動能力與社交生活,降低事故發生率
高齡健檢怎麼做最適合
對一般民眾來說,建議與醫師討論以下問題:
- 我還需要做哪些檢查?哪些可以停了?
- 我的檢查頻率要調整嗎?
- 有沒有新的健康風險值得注意?